跳到主要內容

征遠道|臺大管樂團70週年紀念音樂會
蘊麗基金會贊助豎琴與管樂團合作演奏 2024.07 台中歌劇院、台北中山堂

音樂會演出由西班牙當代作曲家 Oscar Navarro (1981~) 兩首交響詩作品:「Expedition 遠征」以及「El Arca de Noe 諾亞方舟」。交響詩是一種具有敘事性的樂曲形式,能夠透過音樂來講述一則故事,這些故事題材可以來自文學作品、繪畫,或是民間傳說等。作曲家於美國南加州大學桑頓音樂學院學習電影和電視配樂,師從 Ferrer Ferran,2014年榮獲好萊塢音樂與媒體獎,並入圍哥雅西班牙電影學院獎,更獲得第十屆攝影音樂評論家獎和全球音樂獎等多項殊榮。

Expedition 以「遠征」為靈感,描述了一群村民勇闖南極洲,挑戰這片神秘大陸的旅程。全曲共分為六個樂段:1「海港之舞 Danza del Puerto」以打擊聲部充滿節奏感的舞蹈律動開場,描繪了港口繁忙的景象,村民們緊鑼密鼓地為這場偉大的遠征進行最後準備,空氣中充滿著興奮與期待。2「出航 Galeras」船隊蓄勢待發,由打擊聲部、法國號、小號的信號曲齊奏,宣告旅途正式開始,隨著船隻前進,聽眾們彷彿被引領進入了奇幻的冰雪世界,巨大冰山映入眼簾,壯麗景觀令人嘆為觀止。3「南極洲 Antartida」穿越冰山之後,遠征團抵達了南極洲,樂曲轉為幽靜的慢板,營造出南極大陸平靜而原始的景象,作曲家在此安排了大提琴獨奏,管樂弦樂的音色相互交織、層層堆疊,勾勒出雪白世界的悠遠與美麗。4「雪崩 Deshielo-Alud」剎那間冰山綻裂開來,整個世界開始鼓動,低沉的轟鳴聲打破寧靜,作曲家刻意讓整個樂團瘋狂製造噪音,將危機來臨前的緊張和壓迫感推到極限,隨後樂曲急轉直下進入快板,船隊試圖在暴風和大雪中穩住陣腳,最後驚險地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抓住生機。5「孤寂 Soledad」樂曲逐漸緩和,進入哀傷的慢板,倖存的船員們餘悸猶存,不安仍壟罩著周遭的一切,內心深處無邊無際的孤寂感,透過大提琴的獨奏以及鋼琴豎琴一起伴奏、刻畫得淋漓盡致。6「歸來 Retorno」隨著日光乍現,黎明到來,船員們踏上歸途,各樂段主題動機依序再現,相互融合,遠征隊歷盡浩劫,終於重返家鄉,樂曲也迎來激昂絢爛的結尾。

El Arca de Noe 諾亞方舟的故事出自聖經創世紀第六到第九章,上帝因人類的邪惡決定用洪水毀滅世界,但指示義人諾亞建造一艘大方舟,拯救他的家人及每種動物各一對,洪水持續了四十天四十夜,淹沒了地球,最終洪水退去,方舟停在亞拉拉特山,諾亞一家與動物們走出方舟,開始在新的世界生活。本曲以敘事性強烈的十個樂段來演繹聖經中的諾亞方舟故事。從描繪諾亞在山上接受上帝命令的情景開始,逐一帶出豐富多樣的樂段,刻畫陸上、空中、水中各種動物上船的壯觀畫面。隨後是暴風雨的悲壯與毀滅,與新世界的誕生。作品以豐富的音樂性營造戲劇張力,使聽眾親身經歷一場浩劫與重生的過程。


音樂會演出由比利時當代作曲家 Dirk Brossé (1960~) 創作改編自同名音樂劇 The Last Friend of Napoleon,講述拿破崙遠征俄國失敗後撤軍,駐守在荷蘭小鎮 Delfzijl 的 Pierre Maufroy 上校堅信拿破崙政權尚未垮台,固執地佔領這座小鎮,卻對當地反抗軍首領 Stans Roggepol 一見鍾情。

樂曲共分為七個段落:1「序曲 Overture」以銅管聲部的信號曲開場,接著引入英勇的主題動機。隨著主題發展,其他樂段的動機也陸續亮相,鋪陳後續劇情。樂曲最後致敬了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呼應拿破崙的戰敗。2「甜美法蘭西 Sweet France」描寫景色優美、民風純樸的法國小鎮,樂曲中不同樂器輪番演奏主題動機,帶領聽眾親臨體驗當地的日常生活。3「隨想法蘭西 Frivolour France」以大量的複拍子節奏和活潑輕盈的旋律,描寫生機盎然的法國,以及上校輕浮風流的一面。4「激情 Erotic Love」描寫上校愛上反抗軍首領的劇情,樂曲由象徵Maufroy 中音聲部憂鬱獨白開始,隨著象徵 Roggepol 高音聲部加入,樂曲轉為大調,迎來歌頌愛情的高潮。5「決戰 The Conflict」描寫法軍和反抗軍之間的衝突,馬匹奔騰的節奏動機貫穿整段,並充滿粗暴尖銳的音效,樂曲在張力累積到最高點後然而止,留下滿滿的懸念。6「低地之國 The Low Countries」刻劃荷蘭小鎮戰後的景象,銅管樂器悲壯的歌聲響徹低地,悼念戰爭中逝去的生命。7「遠行 Maufroy's Exodus」講述 Roggepol 為終止戰爭,答應隨上校回到法國,上校也為愛情選擇撤軍。軍鼓的節奏與低音樂器陰鬱的旋律,描寫軍隊在戰後餘波中拖著沉重步伐前行。隨著家鄉越來越近,樂曲步伐也輕快起來,中聲部流動的樂句引領法軍回到甜美的法蘭西。 

作曲家也是一位指揮家,擔任比利時根特市藝術學院及皇家音樂學院的作曲和指揮教授、費城室內樂團的音樂總監、根特電影節音樂總監。作品涵蓋協奏曲、神劇、歌曲、室內樂和交響樂,並為影視和舞台劇創作配樂,榮獲艾美獎提名的 BBC/HBO 系列「將軍的榮耀」配樂。此外,作曲家還為世界各地的古老樂器創作樂曲,將各式各樣的文化傳統融入到他為費城室內樂團創作的節目中。
 

特別感謝
指      揮:劉紹棟
助理指揮:彭大維
學生指揮:葉書帆
七十週年團慶籌備團隊:總召集人/陳姿穎,副召集人/林宗易、張華蓁、張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