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色韶光|建中校友管樂團30周年音樂會
蘊麗基金會贊助豎琴與管樂團合作演奏 2023.09 台中寶成演藝廳、台北中山堂
音樂會下半場演出由英國當代管樂作曲家 Philip Sparke (1951~) 受德國交響管樂團委託於2014年創作作品「A Colour Symphony, Symphony No.3」。聯覺 Synesthesia 是一種感覺現象,意指一種感官刺激導致人體產生另一種感覺的歷程,聽見色彩會是什麼樣的體驗呢?連動視覺與聽覺,作曲家將管樂團樂器種類繁多及聲響效果多變的特性作為創作的調色盤,並利用合聲及配器的改變,在五個樂章中分別調配出光譜中的各式色彩。
〈白色〉開闊的和聲及純淨的器樂聲響色彩是第一樂章的特色。在由豎琴、打擊聲部及高音木管編織出的凝滯氛圍中,法國號以一段綿延悠長的獨白為全曲揭開序幕,引領強銅管奏出號角般的C大調合聲,達到樂章的高潮。隨後一段田園牧歌般的中音聲部吟唱,使氣氛趨於平靜,在豎琴的殘響之中留下安靜祥和的餘韻。
〈黃色〉第二樂章帶來高音聲部為主的音響效果,藉此營造明亮、陽光的色彩及情緒。短促的旋律動機不斷改變調性及音域,並在不同的聲部反覆出現,彷彿爭奇鬥豔般互不相讓。在小調長旋律營造出詭譎不安的氣氛後,金黃色的陽光很快再次閃耀,並喧鬧地結束樂章。
〈藍色〉第三樂章由木管、打擊和弦樂器演奏。單簧管溫和又略帶孤寂的音色,為本樂章定下基調。木管樂器的情緒堆疊與釋放,彷彿湛藍色的汪洋,在豎琴、鋼琴及弦樂器尾段的合唱中靜靜沉入海底。
〈紅色〉與上一樂章相對,第四樂章是為銅管樂器及打擊樂而作,不同的銅管樂器家族以獨奏或集體演奏出鏗鏘有力、雄壯威武的號角聲響,以及充滿活力的賦格樂段,展現出火焰般的熱情及動能。
〈綠色〉第五樂章取材自大自然中的鬱鬱蔥蔥、生機盎然。作曲家以不同的器樂組合及樂音強度變化,展現了管樂團聲響色彩的各種可能。與其他樂章不同,本樂章表現的是豐富的混合色調,在舞曲般的歡騰之中迎向充滿生命力及能量的結尾。
特別感謝
指揮:楊啟蓁
客席指揮:林尚頤
薩氏管獨奏家:吳志桓、古博元、張柏方、蕭立群
曲目介紹:楊啟蓁、林尚頤、吳鵬飛
海報設計:王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