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建中校友管樂團2020夏季音樂會

蘊麗基金會贊助豎琴與管樂團合作演奏 2020.08 新北功學社音樂廳/高雄岡山文化中心


音樂會演出美國當代作曲家 James Barnes (1949~) 第三號交響曲 Third Symphony “Tragic”。痛失愛女的作曲家經歷了人生中黑暗時期,「這是我將個人情感壓榨至最極限的作品,如果要替這曲子加上副題的話,”悲劇”二字最適合」。全曲由四個樂章構成,配器編制龐大,第三部長笛兼任中音長笛,低音木管也罕見使用倍低音單簧管、倍低音管等大型樂器,銅管聲部的小號分成三部、短號分成三部、柔音號分成二部,還有豎琴以及大提琴。

第一樂章 Lento - Allegro Ritmico
痛失愛女的悲痛與絕望,整個樂章的主題使用了包含兩組減七和弦的八音音階,聽覺上營造糾結又晦澀的氣氛。接續著沉重、悲鳴般的中段旋律進入樂章最高潮,長達五分鐘的過程中全團各聲部時而急促、時而壓迫的爭相對句,彷彿是掙扎著對命運的控訴,樂章最後在低音的主題再現、長笛的獨奏之中漸漸安靜下來。

第二樂章 Scherzo
中庸的快板,充滿了諷刺感的進行曲,作曲家描述自己遭逢悲劇卻仍需一如往常度日,旁人庸碌的生活、膚淺的娛樂,與作曲家內心的悲痛形成強烈對比。樂章中連續的八分音符與十六分音符,透過重音位置的變化、以及誇張的大小聲變化,營造詭譎荒謬的氛圍,以戲謔諷刺的方式來呈現內心的矛盾與衝突。

第三樂章 For Natalie
作曲家獻給女兒的一首幻想曲,幻想著女兒仍在世的幸福光景,但其實女兒已經不在了,依依不捨地告別,然後漸漸卸下傷痛。樂章起始以豎琴與打擊樂器來描寫音樂盒與玩具的音響效果,雙簧管的獨奏如夢境般,並由英國管承接,帶出上低音號薩克斯風的淡淡哀愁。樂曲中段由法國號伴以豎琴溫柔而甜美的旋律,一反前兩個樂章的苦澀。樂章尾聲以音樂盒主題再現,接著全團各聲部層層堆疊溫暖而開闊的合奏,將樂章推至高潮,最後回到雙簧樂器的對唱,同時在漸漸變弱遠去的小調和聲上為樂章劃下句點。

第四樂章 Final
走過喪女之痛,作曲家透過詼諧的快板描寫再次獲得新生命的喜悅,選擇在女兒葬禮中所吟唱的讚美歌「我是耶穌的小羊 I am Jesus' Little Lamb」旋律為第二主題,由木管與豎琴同聲唱和,呈現生命的希望與感動。就在此曲完成後三天,家中迎來新成員

作曲家從絕望深淵到重獲新生的心境變化、完整地以音樂形式呈現。「走過黑暗、迎向光明的過程,不論對於當時的作曲家,或是對於現在透過音樂來理解他的我們,都是很重要的歷程。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尤其在全球飽受瘟疫肆虐的2020年,我們更需要藉由深刻及充滿正面能量的音樂,重新感受我們透過音樂共同建立的連結。」——— 指揮 陳巍中